使命引領,傳遞大愛——神墨社會公益行動綜述
2021年7月,河南特大暴雨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水災伊始,神墨黨委迅速聯合各方發出捐款倡議,7月底,全國神墨人已向河南災區捐款30余萬元。
家國有難,守望相助,神墨“酒紅色”在災區處處閃現。有神墨校長參與一線救援行動;有神墨學校為受災群眾和救援人員送去熱騰騰的飯菜;有神墨老師在安置點給孩子們講故事,做游戲;有神墨老師和大家一起搬運救援物資;而滿載著由神墨學校、學員家長和老師籌集物資的車輛陸續趕往災區,它們來自河南省內的神墨學校,也來自廣東中山等全國各地神墨學校……
而這,只是神墨16年公益事業發展的縮影……

勇擔社會責任,踐行助人使命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其根本點就在公共福祉、公共利益。1998年神墨創立之初,便提倡助人利他的價值觀。伴隨事業的開拓進取,在服務社會、擔當社會責任過程中,奉獻、互助文化不斷融入神墨文化核心中,最終凝聚成神墨教育使命:助億萬人進步。這份使命讓神墨找到事業發展之道,取得今天成就,更讓神墨人明白肩負的社會責任和理想。
2005年,尚在髫年的神墨在內部發起成立“神墨公益基金會”?;饡闪⒅?,便確立了推廣神墨教育理念,促進教育發展,提升品牌形象,支持和推動社會公益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宗旨。第二年,神墨開展千名學員免費學習大行動,資助家庭貧困學生免費學習神墨課程(后連續舉辦6年12期。受益數千人)。2007年,云南普洱發生地震,舉國關注,神墨發起向災區捐款活動,累計捐款20余萬元。同年,神墨校長向“春蕾工程”、“希望工程”捐款,為敬老院老人送去溫暖;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神墨人聞訊而動,先后向災區捐款捐物80萬元,并在西藏林芝和四川綿陽建成神墨第一所和第二所希望學校;2009年,神墨第三所希望小學在貴州省金沙縣建成。
在神墨,“奉獻、助人、利他”精神融入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公益事業與品牌文化建設相輔相成,共同前行。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神墨人的精神境界也逐漸從家文化上升到天下文化,胸懷天下成為神墨的底色。
2010年,神墨與海淀醫院啟動“愛滿人間——千名腦癱患兒救助大行動”,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達成協議,調撥資金向西北西南地區捐資助學;2011年,神墨向新疆捐贈30萬元學習物資,向山東平邑縣武臺鎮萬山聯合小學調撥10余萬愛心物資;2012年,神墨投資60余萬幫助民族地區發展少兒教育,并向山東菏澤曹縣明星小學、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山鄉中心小學、廣安市廣安區廣門鄉小學、廣西省來賓市七洞鄉六坡、湖南吉首縣馬頸坳團結希望小學等地方學校捐款捐物;2013年,神墨向雅安地震受災地區捐贈15萬元,同年神墨總部發起“神墨大講堂”大型公益講座活動,邀請國內一線教育專家、學者,在全國各地開展家庭教育相關主題的講座;2014年,神墨吉首學校在當地小學舉行“熒光計劃,安全出行”活動,為當地留守兒童送去愛心書包;寧夏神墨校長參加“圓殘疾兒童就學之夢”活動。
2010年到2014年,神墨事業進入多元化發展時期,在不斷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擴充公益內涵成為這一時期神墨公益的主旋律。從總部到各地學校,從神墨校長人到神墨老師,在“助億萬人進步”的使命感召下,神墨公益實踐已經完成從0到1的跨步,神墨人為社會發展貢獻著自己的能量。
凝聚同行者,打造教育公益品牌
在神墨履行社會責任進程中,涌現著政府部門、公益機構和合作伙伴的身影。神墨深知,在實現“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道路上,這不是一份“獨善其身”的工作,因此主動聯絡凝聚公益之路上的同行者。
長期以來,神墨與中央民進保持密切溝通。在2015年,神墨聯合民進臨沂市委,民進綿陽向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青義小學附屬幼稚園捐贈價值10萬元的學習用品;2016年6月,神墨民進支部組織“山村飄書香,神墨在行動”活動,為四川敘永縣紅橋小學捐贈圖書18000余冊以及其它學習用品,12月,神墨民進支部向遭受“6.23”龍卷風災害的江蘇阜寧施莊中心幼兒園捐贈學習用品和善款;2017年,神墨向山東曹縣明星民族小學學生捐贈600套校服;2018年,致公黨山東省委聯合神墨教育在濟南市高新區黃金谷學校開展愛心助力活動,同年,神墨民進支部組織總部8位老師到拉薩開展“慧芽”愛心工程西藏支教活動,神墨“慧芽”愛心工程為無定河鎮河南學校捐贈學習物資。
2020年,在民進中央的指導和支持下,神墨“彩虹橋”公益項目應運而生。以民進中央“同心·彩虹行動”為載體,為推動項目的執行和落地,神墨積極聯系各級民進組織,發動全國神墨學校參與到項目中來,并組建神墨“彩虹橋”互助增能聯盟。10月21日,神墨“彩虹橋”在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化稍營鎮中心小學捐贈圖書室。10月24日,神墨“彩虹橋”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河南周口舉行并捐贈書屋20所。截止2021年12月,神墨與民進中央共同推進的“彩虹橋”公益項目金額累計投入超過600萬元。支持基礎教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三百余所神墨書屋大多建在我國鄉村地區,為鄉村孩子帶去愛心和關懷,指引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讓他們感受成長中應有的美好,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近年來,神墨公益基金會將教育扶助、環境公益、社會救助作為發展方向,確定了“關愛兒童”和“關愛大自然”兩大公益計劃。2021年,遵照國家最新要求,神墨公益基金會升級為神墨修德慈善基金會,神墨公益活動走向更加規范的道路。
讓我們將時間的轉盤撥回2019年9月19日,神墨第一批公益書屋在重慶各地區落地時,神墨顧問、美國圣迭戈大學Lilly 教授來到現場參加捐贈活動,她在活動結束時說:“公益,只要去做就好了!”
回顧神墨不斷開展公益活動背后,不僅是神墨自身進行品牌建設,更是神墨人惟真惟實、用心用情用愛去說真話,辦真事,做真公益。公益之路沒有終點,這些事跡只是神墨履行社會責任的縮影。未來,神墨還會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力量,開展更多優質公益項目,在“助億萬人進步”使命引導下,傳遞更多溫暖和關愛。

